【甘快看】甘肃:民主法治促和谐 激活乡村振兴“法治细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法治是重要保障。
(资料图)
近日,司法部“2023年法治乡村基层行”主题采访活动举行。采访团一行走进甘肃省兰州市、张掖市部分乡镇,深入了解甘肃省围绕坚持立法强保障、普法浓氛围、“三治融合”提效能,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塑造乡村风貌新气质的生动实践。
学法用法遍吹法治文明风
“我和妻子今年生病住院花了很多医疗费,现在生活比较困难,可以申请低保吗?”今年3月,兰州市永登县龙泉寺龙泉村村民魏某某来到村党群服务中心咨询。恰逢该村“周四说事”,接待人王宗维向魏某某详细询问了情况,并立即与村党支部书记魏芳道进行沟通,得知情况后,魏芳道立即组织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按照程序为魏某道家申请了低保。
龙泉村“周四说事”工作法是该村两委班子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村两委班子成员、社长、网格员等每周四集中到一起,全天候等群众前来“说事”。村民提意见、说困难,村两委班子成员记录、跟踪、解决问题。对行动不便的群众,村两委班子成员主动登门入户,将“周四说事”带进群众家中,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和急难愁盼,全力办好民生实事,让群众少一些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据龙泉村村干部魏伟介绍,自推行“周四说事”工作法以来,村里的矛盾纠纷解决、村务商议等工作融合互动,真正做到“村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让群众受益。今年以来,龙泉村共收集群众反映的各类困难问题49件,目前已全部解决,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龙泉村以党建为引领,结合本村实际,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历经3次修订形成了现行《龙泉村村规民约》,将红事简办、厚养薄葬、弘扬孝道、尊老爱幼、学法用法等良好村风民俗纳入其中,通过村规民约引导群众逐渐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此外,近年来,龙泉村依托“一村一法律顾问”,着力培养10位“法律明白人”,由“法律明白人”带动农户争当“学法用法示范户”,引导全体村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营造浓厚法治氛围,提升村民法治意识。今年6月,村民魏某武和孙某国因为土地流转的事宜产生了矛盾,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法律明白人”的魏芳道了解情况后,积极介入调解,讲法律、讲道理,按照程序解决了双方土地流转问题,化解了两家人的矛盾。
当群众有法律方面的诉求时,除了找村里的“法律明白人”,也可以直接拨打法律顾问的电话进行咨询,法律顾问和矛盾纠纷调解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到农户家中进行调解,并邀请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以及业务部门共同参与,齐心协力解决群众家中困难事、疑难事。
“支部守公心,全村转民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法治保障,解决矛盾;改变基础,产业支撑。这是龙泉村推进民主法治一以贯之的‘法宝’。”魏芳道说。
法治护航奏响乡村振兴曲
溪流潺潺蜿蜒迂回、凉亭长廊别致美观、民居古朴错落有致……走进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速展村,一幅“高颜值”的美丽乡村新画卷跃入眼帘。
速展村北临明永镇,南望祁连山,距七彩丹霞大景区7公里,是通往景区的必经之地。近年来,该村以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以强村富民为根本,以乡风文明为抓手,倾力打造了集新型社区、现代农业、田园休闲、客栈民宿、康养宜居为一体的速展特色街区。
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速展村坚持把群众法治意识、思想道德的“里子”和村容村貌、群众福祉的“面子”同步推进,让百姓在“富口袋”的同时也“富脑袋”,实现物质、精神“双丰收”。
在总结乡村治理经验的基础上,速展村探索出“民事直说”工作法,通过“说、议、办、督、评”五个环节,共同商议村里事、邻里事和家里事,用民事直说“小切口”破解了乡村治理这个“大难题”。
速展村党支部书记王鑫说:“取得这么多荣誉,秘诀在于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
2018年,速展村依托张肃公路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推进,组织村民围绕“拆旧建新”开始议事。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讲道理、化心结,共同商讨村里“拆旧建新”的大事情,“拆不拆”“怎么建”的大疙瘩渐渐解开。通过共同努力,高效完成了137院房屋征地拆迁,建成了占地147亩的速展村特色街区。如今,拆迁的村民全部住上新房子,公共景观与美丽庭院相得益彰,不少村民还发展起了民宿经济。
速展村把加强阵地建设作为“第一载体”,打造法治文化广场,主干道墙面、花坛、路灯等设施都成为了宣传法治精神的媒介。同时,把服务村民作为“第一目标”,利用已经建成的农耕记忆馆、道德讲堂、孝德文化广场等各类活动阵地,开展各类高质量的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深化乡风文明建设;结合全村实际,村党支部制定完善《村规民约》,让文明新风进村入户。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治陋习、树新风”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带头承诺、带头落实,接受监督,树立榜样。
此外,速展村积极推行多元化社会矛盾调处体系,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积极打造了“1+1+3”(即1名司法所工作人员、1名村居法律顾问和3名人民调解员)模式的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工作,为基层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法律服务。按照“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网格”的原则,坚持每半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矛盾纠纷调处率和成功率均达100%。
据甘肃省司法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甘肃深入推进“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建成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站(室)15035个,持续推动“一村一法律顾问”工程,全省17494个村(居)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开展土地纠纷、环境污染、婚姻家庭、食品药品等法律咨询13.1万人次,法治惠民实效不断提升。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和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程,连续3年将法治乡村建设培训纳入全省领导干部培训计划,累计培训“法律明白人”6.57万余名,认定“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9386户,壮大了法治乡村建设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