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病理论创新转化谱写中医药现代化新篇章
2020年1月10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领衔完成的“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该年度医药卫生领域唯一一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也是中医络病理论创新指导临床重大疾病防治研究实现产学研高效转化荣获的第六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资料图】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颁奖现场(左三为吴以岭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张伯礼表示,络病理论经过深入发展,在慢性复杂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络病理论指导下所研制的药物,在一些难治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等的治疗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张伯礼说:“络病理论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典范,已被收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从全国范围内遴选出的27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
“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络病理论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典范
中医药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独特组成部分的络脉、络病在古籍中虽有提及,但并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络病理论体系,成为历史留给当代中医药科研工作者的重要命题。
吴以岭院士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经过40余年的不断研究,将古老的络病学术思想与现代医学成果相结合,创立了以“络病证治”为基础,包括“气络学说”和“脉络学说”两大分支的“中医络病学”新学科。2014年,“中医络病诊疗方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5月,“中医络病学”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目前,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已搭建完成。
“中医络病诊疗方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
络脉是沟通人体上下内外的重要通道
“经”与“络”源于古代水利学概念,其中“经”就像奔流不息的江河,是纵行于人体的主干,流淌着营养全身的气血津液;“络”则像从江河分流而出的支流沟渠,是网络沟通人体上下内外的细小分支,通过络脉构成的网络将流行于经脉中的气血津液渗灌濡养到人体的五脏六腑、全身各处。
络脉按功能可分为气络、血络(脉络)。气络是“经”的分支,主要运行“气”,在络中运行的气称为络气,络气运行到某一脏腑又成为该脏腑之气,如心气(即心之络气,以下类推)、肺气、胃气、肠气、脾气、肾气等。络气具有温煦充养、防御卫护、传导信息、调节控制的作用,这些作用与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具有密切相关性。血络是“脉”的分支,故又称“脉络”,主要运行“血”,具有滋润营养全身脏腑组织的功能,如心络缺血会发生心肌缺血、心肌梗死,脑络缺血会发生脑缺血、脑梗死。络脉发生病变并因此累及人体各系统脏器的病理状态则称为“络病”。
系统构建络病理论,成为络病学发展第四大里程碑
纵观中医理论发展史,络病学说形成有过三次大的发展。一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首次提出“络”的概念,对络脉的生理、病理及治疗作了初步论述,奠定了络脉和络病的理论基础。二是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开创辛温通络、虫药通络的用药先河,创立了旋覆花汤、大黄?虫丸、鳖甲煎丸等络病治疗名方,奠定了络病的辨证论治基础。三是清代名医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发展了络病治法用药,将络病理论推进到新的高度。但由于受到社会历史环境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络病理论始终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既是中医学术发展的遗憾,也是历史留给当代中医人的重大使命。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吴以岭院士刻苦攻关,翻阅典籍,在历代关于络病的散在论述基础上,厘清概念,分析整理,将中医整体思维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系统开展络病学研究,使络病理论逐渐成为脉络清晰、内容丰富、具有指导现代疾病治疗价值的系统理论。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评价说:“络病理论是继《内经》奠定络病理论基础、张仲景首创通络方、叶天士丰富发展络病方药之后,络病学术研究史上的第四个里程碑。”
三大理论框架为络病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中医理论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石。经过溯源探流、系统梳理,并结合临证实践,吴以岭院士提出“络病”广泛存在于多种内伤疾病和外感疾病中,创新性提出络病理论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指出络脉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网络结构。在“络病证治”中系统探讨络病发病、病机、辨证与治疗,提出络病病机特点,总结基本病机变化,建立络病辨证方法和“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提出络病证候和脏腑络病辨证论治。
2004年《络病学》专著正式出版,标志着“络病证治”体系的建立,专家评议认为该研究“首次形成系统络病理论,为中医络病学科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也因其理论创新及应用成果显著,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传承发展血脉理论,首次系统构建脉络学说,明确研究领域包括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衰、周围血管病等重大疾病,系统研究脉络病变发生、发展及辨证论治规律。同时提出“孙络-微血管”概念,成为中西医结合研究微血管病变理论结合点。由吴以岭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主持完成的两项“973计划”项目,经过10余年系统研究,提出其核心内容——营卫理论。基于3469例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调查,建立了“脉络-血管系统病”辨证诊断标准,通过分析历代治疗脉络病变的2487首方剂,提出“调营卫气血”的用药规律。“973计划”项目专家组评议:“脉络学说营卫理论形成了指导微血管病变性重大疾病防治的新理论,属于中医药学术研究的原创成果。”
在脉络学说指导微血管病变系列机制研究中,通过整体、器官、组织、细胞不同层面的研究,揭示了营气与血管内皮细胞、卫气与外膜及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相关性,相较于目前主要从血管内皮入手进行研究,更全面深刻地阐明了血管病变由外至内(Outside-in)和由内至外(Inside-out)的发病规律。研究证实通络药物保护微血管是治疗心脑(糖)肾临床重大疾病的共性机制,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是解决微血管病变难题的核心机制,取得了中医药治疗微血管病变的重大突破。
气论哲学向医学领域的延伸与应用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吴以岭院士从哲学之气、医学之气、气的功能实现形式等不同层次探讨气络学说,提出气络承载元气、宗气、卫气、脏腑之气及经络之气。气在经中为经气,经气入络为络气,络气入脏腑则成为脏腑功能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气络发挥络属调节、温煦充养、防御卫护、信息传导、自稳调控等功能,涵盖了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在内的更广泛的调节机制。基于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提出气络学说的核心理论——承制调平,系统阐述气络病变发病、病机、辨证、治疗原理。2022年《气络论》专著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一等奖,该书系统探讨了气络与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的相关性,指导气络病变常见疾病辨证治疗。
从“络病证治”到“脉络学说”再到“气络学说”,络病研究三大理论框架已搭建完成,先后出版《络病学》《脉络论》《气络论》专著,为中医络病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近年来,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呼吸系统传染病、肿瘤等重大疾病的病理机制研究和治疗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制的代表性药物如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连花清瘟胶囊等,均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显著疗效,充分证实了络病理论的重大临床价值,也充分显示了络病理论是有着丰富科学内涵和独特临床价值的学术体系。
随着络病理论研究的深入及其在临床各科疾病防治中的广泛运用,必将对提高多种难治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对促进中医学术理论的自身发展也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络病理论是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典范
络病理论创新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形成了独具优势的以络病理论指导临床重大疾病治疗研究、络病理论创新带动专利新药研发的科技核心竞争力,指导复方中药、组分中药、单体中药多渠道研发;同时遵循“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理论假说为指导,以治疗方药为依托,以临床疗效为标准”的学科发展规律,创立了“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产业化。络病理论成为中医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典范。
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先后建立了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心血管药物研发平台、呼吸疾病药物研发平台、衰老研究及抗衰老药物研发平台;组建了由国内多位院士、专家牵头的科研团队,先后承担和完成了“973计划”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十二五”“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60余项;研发出创新专利新药13个,其中10个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5个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覆盖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以及肿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品布局优势,对多个重大疾病的治疗取得突破性成果。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已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显示出络病理论的巨大临床价值。
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创新专利中药在国内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也为全球多个疾病领域提供了方案。较早进军国际市场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通心络胶囊,与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等专利新药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多个国家,目前已在加拿大、新加坡、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巴西、尼日利亚、肯尼亚等国家和地区注册。这些创新药物走上国际舞台,将会使更多患者从中医药中受益。
另一创新专利中药连花清瘟已在巴西、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成为中药进入国际抗疫前线的有效药物,也进入很多国家的OTC渠道,成为治疗感冒、流感的主流产品,社会效益显著。
遵循国际标准,络病理论开创中医循证研究先河
循证医学研究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科学的评价药物疗效的“金标准”。用世界公认的方法和科学研究证据彰显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是实现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围绕系列“通络”药物开展了30余项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覆盖了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以及肿瘤、糖尿病等发病率高的疾病,全面揭示了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等通络中药的作用机制,开创了中医循证研究的先河。
“三重保护”,通心络胶囊开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治疗新征程
通心络胶囊是络病理论指导下的代表性通络中药,具有血液保护、血管保护、基于微血管保护的缺血组织保护的三重作用,可降脂、抗凝、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易损斑块、解除血管痉挛、保护微小血管,是我国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基础用药。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教授牵头、35家医院参与的共纳入1212例患者的“应用通心络胶囊干预颈动脉斑块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简称“CAPITAL”研究)显示,在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中,在现代常规抗AS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可延缓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和血管重构指数的进展(IMT逆转率高于对照组18.5%),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首发作时间,降低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5%,且安全性良好。
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18家医院开展的“通心络干预冠状动脉易损斑块220例临床研究”显示,通心络胶囊可增加斑块纤维帽厚度,稳定易损斑块,改善心绞痛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心血管事件链干预环节中稳定易损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提供了有效药物。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牵头开展的“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心梗无再流临床循证研究”显示,在手术治疗前和手术治疗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可显著降低24小时心电图ST段抬高幅度,增加ST段回落速度,降低24小时心电图无再流发生率36.6%(P<0.01)。术后7天和180天的心肌灌注缺损指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9和P=0.0115)。
2022年11月,最新研究“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作用研究(CTS-AMI)”荣登2022年美国心脏协会科学会议年会(AHA 2022)突破性研究学术报告专场,杨跃进教授代表研究组在线上汇报了CTS-AMI临床研究结果。该研究共纳入3797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例,结果显示在指南指导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可显著改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近期和长期临床结局,尤其在降低心源性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方面疗效显著,且无大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作为该年会上高影响力的重磅研究之一,此次研究结果的发布,为通心络胶囊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了充分的循证支持,开启了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新时代。
“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简称“TISS研究”)共纳入2007例患者,以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基础治疗+通心络胶囊和基础治疗+安慰剂。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通心络胶囊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改善其神经功能。亚组分析显示,未溶栓患者、轻型卒中患者可能是运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获益更多的人群。
基于充足的临床证据,通心络胶囊先后获《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2018)》《中国多学科微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17)》等25个心脑血管疾病指南/共识推荐。
整合调节、快慢兼治,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循证医学证据充分
参松养心胶囊是我国最早开展抗心律失常循证医学研究的中成药,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的功效,既可以抑制心脏多离子通道,又兼具非离子通道调节作用,可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阻断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在心律失常领域已开展了系列循证医学研究,证实其治疗非器质性室性早搏、器质性室性早搏、房颤、缓慢性心律失常、心衰伴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等疾病疗效确切,填补了“快慢兼治、整合调律”药物治疗空白。
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32家三甲医院参与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阵发性房颤、缓慢性心律失常的1476例临床循证医学研究”显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总有效率优于美西律(65.8% vs.50.7%,P<0.001);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与普罗帕酮相当(62.3%vs.58.6%,P>0.05);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3.5%vs.22.1%,P<0.001),可平均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室率7.15次/分。
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曹克将教授牵头、联合全国30家医院开展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参松养心胶囊可有效减少患者的24小时室性早搏次数,提高治疗8周时的总体有效率(64.02% vs.34.34%,P<0.0001),同时也可显著升高4周和8周时的24小时平均心室率。该研究证实,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患者,可以在安全有效减少室性早搏的同时,提高窦性心律,为国内外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患者筛选出了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治疗药物。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循证医学研究结果新闻发布会。
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牵头开展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衰合并室性早搏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简称“SS-HFVPT研究”)结果显示,参松养心胶囊可提高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心功能分级,降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24小时室性早搏次数。
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鹤教授牵头开展的“参松养心胶囊对经射频消融房颤患者预后影响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参松养心胶囊能显著降低射频消融术后1年内房颤复发风险,降低术后早期房颤负荷,显著提高生存质量,延缓首次发生房扑(一种快速异位心律失常)/房颤时间,为解决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国际难题提供了循证依据,优化了目前房颤术后药物治疗方案。
基于此,参松养心胶囊被列入《心律失常合理用药指南(第二版)》《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202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心律失常的诊疗建议(2020)》《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2018/2021)》等指南、共识,以及“十三五”规划教材西医学《内科学》心律失常用药。
标本兼治,芪苈强心胶囊为心衰治疗提供研究证据
芪苈强心胶囊是首次运用脉络理论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发病规律与治疗而指导研发的创新药物,也是我国首个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的标本兼治慢性心衰的专利中成药,具有益气温阳、利水消肿、活血通络的功效。
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教授牵头开展的“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12例循证研究”证实:在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可使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低超过30%的患者比例,较安慰剂增加16%(47.95%vs.31.98%,P<0.001),心血管复合终点事件(死亡、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因心衰入院等)发生率降低,同时心功能纽约分级(NYHA)、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及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且两组在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并无显著差别。该研究结果于2013年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编辑部配发的评论文章《让衰竭的心脏更加强劲——中国传统医学给我们的启示》称:“这项富有前景的研究已经打开了一扇如何利用最新科技研究传统中药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协同作用的大门,这是一个挑战,对此我们应该热烈拥抱。”该研究还被评为JACC年度学术亮点:“该研究证实中药芪苈强心胶囊可靠的疗效,与西医联合治疗获得协同效应,使心力衰竭患者获得显著的疗效。”
2022年,由中国大陆和香港在内的133家临床研究单位开展的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复合终点事件的评估研究(简称“QUEST研究”)结果显示,芪苈强心胶囊能够显著降低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率和心衰再住院率,这意味着芪苈强心胶囊能在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给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基于确凿的医学证据和良好的临床疗效,芪苈强心胶囊先后被《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舒张性心力衰竭早期防治专家建议(2021)》及十四五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第十一版)等多个权威指南、共识、教材列为推荐用药,为临床专家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权威的用药依据和指导性建议。
防治结合,连花清瘟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展现独特优势
连花清瘟是在络病理论“肺络证治”指导下研发的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功效的创新中药,其组方融汇三朝治疫名方,以汉代张仲景《伤寒论》麻杏石甘汤宣肺泄热,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银翘散疏散外邪,汲取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治疫证用大黄通腑泄肺、涤荡邪毒的经验,又创新性地加入藿香、红景天顾护脾胃,提升人体免疫力,巩固整体治疗效果。全方兼顾扶正祛邪,综合发挥中医药早期干预、整体治疗、防治结合的优势。
2009年甲型流感病毒流行期间,连花清瘟治疗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循证医学研究发现,其具有抗病毒作用;在缓解流感症状,特别是退热和缓解咳嗽、头痛、肌肉酸痛和乏力等症状方面疗效显著,该研究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纳入我国19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的荟萃分析(共2651例患者)发现,连花清瘟治疗季节性流感可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因此,连花清瘟不仅在季节性流感中可作为优选治疗药物,在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中也发挥着重要功效。在此基础上,自2020年到2022年,为应对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株暴发流行,开展了多项连花清瘟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探索连花清瘟在新冠病毒感染中的防治作用。
2023年,一项在中国、泰国、越南、菲律宾4个国家17家医院联合开展的连花清瘟治疗新冠病毒感染随机、双盲、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揭盲。该研究共纳入860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连花清瘟治疗组可以显著改善新冠病毒感染后的临床症状,缩短轻、中度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康复,并且拥有良好的安全性,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自2004年上市以来,连花清瘟逐渐成为应对呼吸道病毒感染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代表性中成药之一。“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流行性感冒研究”获得2011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及应用”获得2020年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中医络病学被列为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络病学》课程作为中医络病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中医络病证治、脉络学说、气络学说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临床课程。2005年第1版《络病学》教材出版,成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先后开设《络病学》课程。2017年第2版《络病学》教材出版,成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络病学相关著作及教材。
截至2022年,《络病学》已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多所高等院校开课,其中本科开设33所,研究生开课10所。河北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将《络病学》纳入必修课程。该课程在高校累计授课达3万余人次。
新疆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设置了独立的络病教研室。陕西中医药大学设置络病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河北医科大学设立络病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向。
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络病学课程教学现场。
此外,络病课程在美国弗吉尼亚整合医学大学、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开课,掀起海内外络病研究的热潮,提升了络病理论的国际影响力,对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同时,络病学术创新产生的重大成果列入本科生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中医学》,“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及西医第9版《内科学》教材,列入研究生“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临床研究》,列入我国首部《心理社会肿瘤学》研究生教材。
四级学会体系助力络病学会体系建设蓬勃发展
学术创新发展和交流能够促进学会体系建设的蓬勃发展。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脉络病专业委员会等国家级学术平台相继建立。现已在全国30多个省市和上百个地级市建立络病专委会,并先后在海外建立美国、加拿大、欧洲络病学会,形成了“国际-国家-省级-地市级”四级学会网络系统。围绕中医、中西医多系统疾病领域搭建起络病研究多学科合作与交流平台,形成了致力于络病学术研究的数万人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专家队伍。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开幕式。
美国络病学会揭牌仪式。
为进一步探讨络病学领域最新进展和热点话题,共享中医络病理论科技创新转化成果,共谋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国际络病学大会自2005年举办首届年会以来,至今已举办19届,在海内外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络病研究的热潮,已成为国内领先、接轨国际的中医药全球性品牌学术会议,对于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十九届国际络病学大会现场。
在国内外科研院所建立多个络病及通络药物研究平台。与英国卡迪夫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围绕通络药物研究分别建立联合研究中心;依托首都医科大学建立中医络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依托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建立消渴络病重点研究室;依托辽宁中医药大学建立中医络病学专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依托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建立络病研究室。
40余年来,络病相关研究论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显示出络病学术研究在临床各科疾病中的重大学术影响。络病理论这一历史留给当代医务工作者的宝贵财富,为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
络病理论助推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明珠”,是我国开展对外交流、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近年来,中医络病学研究成为海内外中西医研究的热点和焦点,更成为中医药走出国门、开展国际交流的典范。
通过发挥络病研究团队高层次人才、专家优势,加强各级学会和国际学会建设,加强学科建设与络病学教学及人才培养,深入开展络病学国际学术交流。推动建立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在欧洲、北美、亚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络病学会,并不定期举行络病高峰论坛、络病学术交流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推动世界各国(地区)中医络病学的医疗、教学、科研的合作与发展。一年一度的国际络病学大会,先后邀请到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知名专家与会交流;近年来举办的近百场国际远程学术交流会议,让更多的海外人士得以了解、学习、研究络病理论;与此同时,中医《络病学》英文版出版,并在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开设相关课程,促进了中医药学术的国际交流,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络病理论的推广,提升了络病理论的国际影响力。
围绕络病理论及其科研成果,积极开展了大量中医药国际科研合作。与多家国际医学科研机构开展通络药物基础与临床研究,累计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其中通心络干预颈动脉斑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先后在《美国生理学杂志》和《自然》杂志子刊《科学报告》上发表,八子补肾胶囊抗衰老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医学与药物治疗》杂志上,对中医药国际科研合作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通心络干预颈动脉斑块循证医学研究结果新闻发布会。
八子补肾胶囊抗衰老相关研究发表在《生物医学与药物治疗》。
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专利新药推动了中医药国际注册的步伐。截至目前,连花清瘟、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等产品共获得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注册批文并上市销售,改善睡眠的酸枣仁油软胶囊、连花呼吸系列等健康产品累计获得国际批文百余个,为中医药产品走向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推动了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第四十三届肯尼亚药师学会年度科学会议交流现场。
中医络病学作为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通过多年的持续深入发展,在理论创新和药物研发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心脑血管病防治和慢病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国内外中医药行业交流和互通,为中医药产业化走向世界发挥了作用,强化了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实力。
今天,中医药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时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面向未来,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持续创新,完善人才培养与评价体系,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能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现新跨越、铸就新辉煌,谱写健康中国建设新篇章。(来 源:中 国 中 医 药 报 官 方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