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上热搜!上海地铁坐过站的原因找到了?10条线路实测
大家平时坐地铁
有没有坐过站的经历呢?
(资料图片)
(一定有吧TAT)
近日,有网友发帖表示上海地铁坐过站的原因找到了:“在地铁上聚精会神听广播听到的是:本次列车终点站xx,下一站轰隆隆轰隆隆,隆隆隆……”
该帖迅速引起了众多网友共鸣:
还有网友表示
每次抬起头来
都会在左右摇晃的视线中
去看对面的站台
#上海地铁坐过站的原因找到了#相关话题
也冲上了热搜
根据网友反映的地铁线路和站点,记者近日乘坐了10条地铁线路,测量噪声指数。
先说结论:从本次小调查看,地铁2号线存在不报站的现象。地铁12号线、9号线的报站声音小于车厢噪声,很难听清。地铁11号线的车厢噪声峰值在测量的所有线路中最高,虽然报站声加强,但双重声音叠加对耳朵来说是场“灾难”,乘坐体验不佳。
记者还发现,旧车型的车厢实时报站设备比新车的数量少,旧车型车厢上的乘客更容易错过报站信息。
个别线路声音过小
但语音报站时间点相对科学
9号线:车厢内报站喇叭口不少,以两个列车门之间为一个单位,前后方均有4个,位于车窗或车门附近。按道理,这样的“环绕立体声”配备应该能确保让乘客听得清。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车辆开动一会儿后,噪声走高,记者仔细听报站声却不清晰,声音像是来自远处。记者便再往几个车厢走,仍然听不清楚。终于,在凑近喇叭后,记者才确认是报站声过于小的问题。距离喇叭比较远的乘客很难听清。
△地铁9号线一车厢内电子显示屏也没有启用
12号线:车辆出发后不久分贝数超过80,此时只能听到模糊的语音播报声,无法听清楚内容。
△地铁12号线一车厢内,噪声达到83分贝,听不清报站语音。
故障主要集中在旧车旧线路
5月8日,记者从江苏路站上车,乘坐前往浦东国际机场方向的2号线。直到记者于世纪大道站下车时,该列车全程没有语音报站,各节车厢内的电子显示屏均处于蓝屏状态,车顶的条状文字滚动条并未开启,唯一亮起的电子地铁线路图处于死机状态。
车厢内无任何设备展示实时到站信息,乘客只能在列车停下后透过车窗参照对面站台上的站点信息。
△地铁2号线一车厢内的电子显示屏及条状显示屏均没有启用。
9号线、7号线、11号线的部分车厢也存在显示故障,车厢座位上方的多个电视显示屏处于播放广告节目或黑屏的状况,不能提供站点信息。
△地铁2号线,由于车厢内无任何报站信息,乘客只能到站后隔窗眺望站台上的站点标识。
从实测看,上述问题主要出现在旧车旧线路,新车新线路的多媒体显示设备更好,通常配备了电子地铁线路图,车厢中部、头尾装有能够滚动提示到站信息的条状显示屏;车厢内的电子显示屏也分屏显示了列车实时到站信息。
上海地铁:将排摸环境噪声较高线路
5月9日,针对网友反映的报站声音问题,上海地铁答复:根据国家相关行业标准要求,目前上海地铁广播音量要求控制在76-82分贝范围。上海地铁已建立了巡检维护和抽查反馈的综合质量管理体系,每日发车前确认广播音量等功能。运营期间,由司机动态监听,确保广播信息正常。乘客在乘坐地铁过程中,有时早晚高峰人多嘈杂,或列车加减速、过弯时,会出现环境噪声覆盖广播音量的情况,导致乘客遗漏广播相关信息而出现乘过站的情况。
为此,除了常规信息发布渠道外,上海地铁还将通过增设电子线路图、老屏改造升级等手段,增加信息发布位置,提供乘客更多信息获取渠道。接下来,上海地铁将排摸线网中环境噪声较高的线路区段,结合广播设备改造可行性,研究通过提高语音音量、重复提示站名信息等措施,进一步提高车厢广播现场提示效果,并推进车厢电子屏显示工作,推广电子线路图、电子屏分屏显示,为乘客提供更多信息指引。有的设备出现故障后,确实会影响乘客感受,欢迎乘客向地铁方及时反馈。
地铁车厢内,乘客大都是“低头族”,太专心于手机,很容易坐过站。如果车厢能提供清晰的语音报站,则便于乘客提前有所准备、到站及时下车,不至于坐过站。
你平时坐地铁感受如何呢?
话匣子综合自上海网络辟谣、网友评论等
编辑:李彦豪
责任编辑:陈敏
-本文完-
版权声明: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